分類標題 |
文章標題/內容 |
|
內容: K 面對無法測試的管路 K 用行車記錄器當管內攝影機 K 貨比三家不吃虧 K 兩顆AAA電池供電1分鐘就掛了 K 電源線延長後,無法正常工作 K 隨心所欲,捏一組電源 K 尋找可用的光源 K 慎防止卡住,進退二難 K 測試結果
|
|
內容: K 處處需要新舊混凝土結合 K 傳統灑豆成兵強化新舊水泥銜接工法 K 在銜接處灑上的是補藥還是毒藥? K 打毛、澆水、灌漿養護,簡單的最好 K 敲敲打打前,先設下停損點
|
|
內容: K 寧可延後灌漿,也要堅持試壓程序 K 試壓實戰經驗 K 認識龍口彎,慎選龍口彎 K 一錯:選錯龍口彎;再錯:一知半解試壓不確實,多走冤枉路。 K 專利不可恃,知識才是力量 K 多一圈管牙,多一分防水力道
|
內容: K 簽約前的焦慮 K 如果再來一次,我會事先多走一里路! K 簽約內容檢核表
|
|
內容: K 生於憂患,死於安樂―為房屋最險惡的情況作準備 K 921後政府建築耐震標準提高了,從此可高枕無憂了嗎? K 規範是一回事,施工又是一回事! K 到921大地震現場,學習攸關生死的房屋結構 K 從921大地震保留的真實場景汲取經驗 K 每個樓層其實並沒有完全銜接成一體 K 地震要往上逃生!
|
|
內容: K 凡事整合難 K 從屋頂開始,跨出正確的第一步,就能輕鬆一氣呵成! K 畫圖容易,施工難 ― 每坪造價高
|
|
內容: K 規劃自己的庭院 K 庭院大門設計目標 ― 實用版庭院大門 (1) 功能齊全,一次到位: (2) 空間規劃設計要合理: (3) 大、小門進出動線 ― 要機動方便: (4) 外觀和房屋銜接諧調,不突兀: K 使用SketchUp當設計工具 K 開始使用SketchUp
|
|
內容: K 水電篇― 更換抽水機苦澀的經驗 K 怪哉,井裡明明有水,抽水機也正常,為什麼水抽不上來? K 鄰居的抽水機,三天二夜搞不定! K 了解大氣壓力抽水機的極限,別做白工!
|
|
內容: K 選擇磁磚 ― 是家人合一的開始 K 一眼就喜歡的磁磚磁磚停產了 K 把感覺具體化是選磁磚的第一個步驟 (1) 磁磚色系 (2) 磁磚材質 (3) 磁磚耐舊性 (4) 磁磚防水功能 K 外牆磁磚解決了,內部呢?
|
|
內容: K 水電篇 ―貼近觀察冷熱水接頭處理的細節 K 步步為營 ― 一個臨時管塞未處理好,可能會惹出大麻煩 K 工業用缺氧膠用在熱水管接頭安全嗎?
|
|
內容: K 安裝鋁門窗 K 第一個難題,RC窗框太小 K 基本功—清理門窗框,確保坎縫泥漿直接和RC牆結合 K 選擇坎縫人員 — 態度決定一切 K 防水的主要關鍵 ― 除了填實以外,坎縫的料也是關鍵 K 完美的坎縫何處尋?
|
|
內容: K 選擇鋁門窗 K 捨棄防盜格子窗 K 風情萬種的落地窗 ― 未必適合我 K 半反射玻璃? 還是綠清玻璃? K 堅持不用外推式窗 K 一分錢一分貨 K 每種廠牌計價方式不相同
|
|
內容: K 泥作(抹牆壁)完結篇 K 別用氯離子含量高的砂 K 屋頂要用清水模或一般模? K 粉光前的清理作業 K 用水清洗牆面 K 雍容大度好鄰居
|
|
內容: K 請泥作大哥「槌下留管」 K 如果你不處理,泥作師傅會幫你處理 K 敲破管―變數多 K 自己積極處理才是王道
|
|
內容: K 修補強化樓層與樓層的銜接面 K 分析樓層間未完全結合的原因 K 自我改善防患未然
|
|
內容: K 龜毛的極致也是一種品味 ― 水電品味篇 K 芝麻綠豆小事―漫談水電套管封口 K 膠布封口有什麼不好? K 龜毛的套管封口做法 K 別輕忽管子的間距 K 室內通往室外的套管要保持傾斜 K 天下第一龜毛 ― 清理滴落的塑膠油
|
|
內容: K 第一車水泥砂漿應該灌在哪裡? K 用女兒牆做個實驗 K 軟腳女兒牆 K 砂漿水泥應該灌在地板上?
|
|
內容: K 別輕忽蜂窩現象—孔孔相連到室內是壁癌的主因 K 真相大白― 壁癌如此形成 K 如何修補蜂窩? K 自己修補小蜂窩
|
|
5F施工 |
內容: K 未雨綢繆 ― 美觀有餘而實用不足的女兒牆造型線板 K 造型線板的功能 K 寧捨美感也要有功能 K 女兒牆二層鋼筋改成一層鋼筋?
|
5F施工 |
內容: K 再談鑽破管—泥作再補一槍 K 管線脆弱如嬰兒頭頂上的囪門 K 珍惜水泥保護層,溝通有效
|
5F施工 |
內容: K 你用對水管了嗎?— 看一眼就能得救 K 用對管比用厚管重要 K 認識水管標示文字 K 如何避免錯誤?
|
5F施工 |
內容: K 水泥試體測試報告對你有什麼意義?— 了解水泥試體強度測試 K 品管人員如何完成一個水泥試體的流程: K 實際澆置在板模裡面的混凝土和上述的情況差很多,以下列出我觀察到的差異: K 自己做一個水泥試體 K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K 後記:
|
3F-4F施工 |
內容: K 誰家水電完全沒有漏水問題?— 鑽破管
|
3F-4F施工 |
內容: K 我看到水泥幫浦車的商機—水泥預拌車+水泥幫浦車灌漿作業錄影片段
|
3F-4F施工 |
內容: K 別讓前面的努力功虧一簣 — 灌漿、漏漿、爆漿 (1)水電管子高出地板部分要固定到定位 (2)清潔、沖洗板模—避免混凝土三明治 (3)預防漏漿—灌漿前修補板模漏洞 (4)日光之下並無新事,已有的事後必再有—預防可能再度爆漿的地方
|
3F-4F施工 |
內容: K 下雨真的是灌漿的好時機嗎? K 下雨該不該取消灌漿的迷思!
|
2F施工 |
內容: K 閒人勿近—拆模 K 又期待,又怕受傷害—拆模結果
|
2F施工 |
內容: K 板模 — 封RC牆、柱子板模、搭2F地板模 K 確保上下層銜接品質—封模前清潔 K 鐵工配2F樑、地板配筋搭接方式 K 電配管 K 熱不熱有關係 — 裝配熱水管 K 2F地板灌漿 (1) 危機四伏的單側板模 (2) 品管 — 檢驗混凝土
|
2F施工 |
1F地板以上至2F地板灌漿施工(一)內容: K 鐵工立柱—做信用的啦! K 板模組立側模—新模板驚豔 K 配置牆筋—L型彎頭連結力量大 K 水電配管 (1) 別相信水泥補回去就好了—修正排水管 (2) 不設管道間—管線向上配 (3) 寶貴的經驗—安裝電原箱、弱電箱
|
1F施工 |
1F地板施工內容: K 鐵工1F地板配筋 K 如果你準備好,就不懼怕—水電1F配管、試壓 K 感覺不太踏實的—1F地板灌漿
|
龜毛篇 |
偉大的事都是藉著微小簡單的事完成(三)內容: K 養護篇 (1) 自動噴水養護 (2) 別讓柱子變成混凝土三明治
|
龜毛篇 |
偉大的事都是藉著微小簡單的事完成(二)內容: K 鐵工篇—鐵工VS. 龜毛的業主 (1)沒有隔層搭接何苦自地自建? (2)隔層搭接做法 (3)繫筋會發揮預期的功能嗎?—繫筋的施工觀察 (4)水淬鋼或熱軋鋼?
|
龜毛篇 |
內容: K 水電篇—重新規劃配置排水管 K 灌漿篇—縮短灌漿的時間
|
筏式基礎 |
內容: K 動土囉! K 筏式基礎 K 每坪約0.53噸的鐵 K 水往低處流—排水管 K 讓你的房子有模有樣 K 怪手進屋—筏式基礎回填泥土 K 筏式基礎內的生命循環系統—水電工程 K 筏式基礎內管線完成再度回填 K 清洗地樑準備1F地板施工
|
與營造廠簽約
|
內容: K 創造雙贏的契約 (1) 以明確的品牌名稱代替空洞的抽象名詞 (2) 業主大忌 — 無條件同意建商使用同等級建材施工 (3) 契約註明 「按圖施工」是上上策 (4) 請建商列出工程項目、內容與單價,方便日後追加減 (5) 水電工程 (6) 施工方式 (軟契約) (7) 列出特別需求 (8) 口頭承諾不如白紙黑字 K 期待有更多好的建商,蓋出優質的房屋
|
尋找營造廠
|
內容: K 營造廠與房子的品質攸關重大 K 尋找營造廠的方法 K 柳暗花明又一村
|
起步 |
內容: K 思考與準備 K 房子外型 K 房屋格局與面積需求 K 窗戶規劃 K 電梯與孝親房 K 簡單好用的免費室內空間規劃軟體
|